
预防传染病疾病的法律依据,预防传染病疾病的法律依据是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预防传染病疾病的法律依据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预防传染病疾病的法律依据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传染病法防治法的优点是指?
传染病防治法中的优点是指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当及时向防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的报告,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的予以奖励;对经确认排除传染病疫情的,不予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预防丶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明确提出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特征。
乙类传染病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新型冠状病毒两种,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及时向相关部门报告。
《传染病防治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控制和消除传染病的发生与流行,保障人体健康和公共卫生,制定本法。这就是制订本法的目的和意义,具体可以从以下几外方面去理解:
1、从法律实施看,为各级***加强对传染病防治工作的领导提供了法律保证。传染病不仅仅是公共卫生问题,也是社会问题。***领导,统一指挥传染病防治工作,有利于各部门的通力合作,有利于开发社会***,有利于传染病防治工作的持续稳定发展。
2、从法律功能看,把“预防为主”的卫生工作方针以法律形式固定下来,增强了法的生命力。
防患于未然,可大大减少因传染病的发生、流行造成人民身体健康的危害和经济损失。
3、从信息管理看,规定了法定报告责任人、报告病种、报告渠道和时限。
有利于及时掌握传染病的发生和流行趋势,为科学制订传染病防治对策提供依据。
4、从获得时效看,充分利用公共卫生法律手段,保证了传染病预防控制措施的落实。
5、从保护健康权益看,国家对个人与公共利益关系的调整,保证了大多数人的最大利益。
传染病防治法是民事还是刑事责任?
传染病防治法属于卫生行政管理法。
本法由第七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六次会议于1989年2月21日通过,自1989年9月1日起施行,2004年8月28日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修订,2013年6月29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次会议修正。
2020年10月2日,国家卫健委发布《传染病防治法》修订征求意见稿,明确提出甲乙丙三类传染病的特征。乙类传染病新增人感染H7N9禽流感和新型冠状***两种。此次草案提出,任何单位和个人发现传染病患者或者疑似传染病患者时,应当及时向附近的疾病预防控制机构或者医疗机构报告,可按照国家有关规定予以奖励;对经确认排除传染病疫情的,不予追究相关单位和个人责任。
违反传染病防治法,处以的是行政处罚,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以刑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预防传染病疾病的法律依据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预防传染病疾病的法律依据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47140.html发布于 2024-0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