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围经期怎么预防心血管疾病,围经期怎么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围经期怎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围经期怎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心血管病人该如何过冬?
冬天是心血管病的高发的季节,不难发现每逢天气寒冷时来医院看心脏病和脑中风的人比平时明显增多,这提醒我们要在寒冷冬季要特别注意预防心血管疾病发生。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为何冬季心血管疾病高发?
冬天温度降低时血液黏稠度增加、血管收缩、血流缓慢,同时寒冷***下交感神经系统活性可迅速增强,血浆中儿茶酚胺等缩血管物质水平显著升高,心率加快、心搏量加大、心输出量增加,可导致血压急剧上升,导致心脏和脑部的血栓脱落,而血栓可以随着血液流到心脏和脑动脉血管中,堵塞血管导致心肌梗死和脑梗死,另外,血压急剧升高可导致血管破裂、血液外溢,挤压脑组织,形成脑出血。
冬季心血管疾病患者需警惕这3个发病信号
1. 胸部异常疼痛
如果感觉胸部闷痛,压榨样痛,或者疼数分钟,活动后加重,休息后能缓解,缓解后和没事一样,或者感觉疼痛放射到背部或左肩,同时有憋气或出汗等症状,需要警惕可能是心绞痛或心肌梗死发生,应当第一时间打120去急诊就诊。
2.其它部位的异常疼痛
如果突然出现上腹部、颈痛、下颌、咽部疼痛或者牙痛,原因无法解释时,也有可能是心脏病发作的表现,此时也不可大意,应该考虑到心肌梗死发病可能,应尽快就诊。
心脑血管病患者,都该认真做好“过冬”准备。
与冬天相比的夏天,是心脑血管病发病的低谷期,一些心血管科的病房内都开始逐渐出现空床的情况。而一旦进入冬季、甚至秋季早晚温差开始变大的时候,病房就开始陆续“上人”了。
这些患者还算***的,因为他们还有机会控制病情、及时治疗。但有很多人连进入医院的机会都没有了。
有的老人在大众浴池洗澡后出门回家,倒在了家门口,再没起来……
这都反映了一个秋冬季的心血管热点健康问题:血管如此脆弱的你,为你的血管做好保暖了吗?
很简单的一个道理,一旦遇到冷空气,血管就会收缩、或者痉挛,如果本身是冠心病患者或者是脑梗、心梗的高危人群,血管有粥样硬化的情况存在,那么就可能出现心血管病发病的情况,重度就是心梗、脑梗发作,甚至夺命!
春夏秋冬都一样!心脏的问题都是在于心情!不生气你身不由已。我建议尽量脱离这个环境。改变环境是良策!你天天吃药也白塔,心情和精神为主,药物为辅。话虽然这么说,百分之九十九的人改变不了,这就是命!只有百分之一的人不相信,也可能都明白这个道理,但实际做不到!改变自己,命运掌握在自己手里,做不到,老天爷掌握你的命运。
该这样做:
1.多穿点: 冬季室内外温度差增大,会引起人体内分泌的变化, 导致耗氧量增加,造成血压升高,增***病风险, 易诱发心绞痛、心梗等心血管疾病。
早上起床先在被窝中活动一下身体; 夜间起床上卫生间时,要注意动作轻柔、缓慢,穿衣服时要防止着凉;
洗脸、刷牙要用温水;洗澡前应先让浴室充满热气, 等浴室温度上升后再脱衣服;外出时,多穿点,注意保暖,防止感冒.
2.会吃点: 为抵御冬季的风寒,人们需要摄取更多的热量,于是餐桌上各种肉类食品明显增多,这就会增加血脂异常、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性。餐桌上肉类食物首推鱼虾,其次是鸡、鸭、鹅等白肉,除了肉类,每日水果和蔬菜不可少。
3.水多点: 增加饮水量,防止便秘、血压升高导致脑血管意外,还可防止血液黏滞度大,易形成血栓阻塞血管,每天至少八杯水,约1600ml。
4.开心点:心态要好,保持心情愉悦。
5.多动点: 快走、慢跑、打太 极拳等有氧运动,增强自身的免疫力,增加血管的耐受力和保持已有的弹性。 切忌过度劳累和超负荷运动,会加重心脏负担,导致心肌缺血缺氧,引发心血管疾病。
每年冬天,是各种[_a***_]血管意外的高发期,特别是本来就有高血压、冠心病、高血脂等基础病的患者,更是心脑血管意外的高危人群。专家提醒,心血管病人冬天要比平时更注意疾病的控制,千万别犯容易导致意外的“大忌”。
1. 冬天猛进补?错!
国人都有冬天进补的习惯,特别是炖汤、炖肉等食补更是大受欢迎。然而,许多心血管病患者都是由于饮食、运动不注意才生病,即使疾病控制的不错,也不能放松警惕。别说炖肉等高热量的食物,即使是炖汤(特别是放了中药材的炖汤)也要在医生指导下服用。
2. 冬天忌着凉
冬季是心血管疾病高发期,寒冷会引起血管收缩,血压也会比平时要高,如果着凉受寒,容易发生心血管意外。所以,心血管病人要随时保暖工作,切勿“要风度不要温度”。
4. 洗澡久身子才暖和?别!
不少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怕冷,洗澡时常常水温较高,而且洗澡时间也比较长。然而,较高的水温会产生大量的水蒸气,造成空气中氧含量不足,心脏不好的老人血液就会供氧不足,从而引发心血管意外。建议患有心血管疾病的老人洗澡时间最好控制在10~20分钟之间,超过20分钟家人要及时关注。
心血管病人是否可以喝点红酒?有什么建议吗?
已有研究表明,红酒与其他酒一样,对心血管病人一样有害。
每天一杯红酒对人体并没有商家吹嘘的效果,
健康人都不建议喝酒,心血管病人更应该戒酒。
推荐饮食
遵循“低盐低脂”的原则,多食用新鲜蔬菜、水果、鱼肉、豆制品和奶制品等,不宜常吃或大量吃动物内脏及高脂肪、高胆固醇食物。
只要是不存在酒精或者其他过敏状况,可以喝。心血管疾病并不忌酒精。
但是需要注意:
1,吃药不要喝酒
2,喝酒要适量,一天一杯即可。
不过如果平时喝酒,正常即可;如果平时不喝酒,没有必要因为葡萄酒中的健康作用单独喝酒,吃喝东西还是要享受,如果和喝药一样,就完全没有没要了。
很早以前,人们就发现法国人比其他欧洲国家的人心血管病的发病率低,很多人将这种现象归功于法国人喜欢喝红葡萄酒。科学家们发现,红酒的确有一定的心脏保护作用,主要体现在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俗称好胆固醇)和减轻胰岛素抵抗的程度两个方面。可见,适当饮用红酒,可以预防高胆固醇血症和糖尿病的发生,从而降低了心血管病的发生。
但是也有反对的声音,酒精对心血管健康的危害是显而易见的,红酒也含有10度以上的酒精,会增加房颤、冠心病和脑卒中的发病率。最近的一些大样本量的研究发现,即使少量喝酒也不能预防心血管病的发生,这里面也包括红酒。
还有人解释到,红酒之所以会对抗酒精的心脏毒性而对心脏健康有益,关键在于红酒里面含有多酚类物质和白芦藜醇。这些物质具有抗氧化性,可以保护血管内皮、降低慢性炎症反应,因而有益于心脏的健康。
但这种观点也有反对的声音。反对者也提出了他们的证据,多酚类物质和白芦藜醇被人体利用的程度是很低的,要达到保护心脏的有效剂量,我们每天要喝超过60升的红葡萄酒,这简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红酒被很多人认为是对身体有益的,比如:改善睡眠、美容养颜、软化血管等等。因此,就有很多患有心血管疾病的人开始每天喝红酒,认为这样会对心血管有所帮助,其实并非如此。
红酒之所以会被认为是对心血管病有帮助,这主要原因是红酒中含有一种叫“白藜芦醇”的物质,这种物质主要来自葡萄皮,而我们吃葡萄通常都不会吃葡萄皮。而对白藜芦醇的大量研究表明,它有预防心脏血管疾病、抗癌、抗氧化、抗菌、保护肝脏、免疫调节、防辐射等作用。除白藜芦醇外,红酒中还含有花青素,花青素也具有抗氧化作用。
虽然红酒中有这么多好东西,但是并不证明喝红酒就对身体健康有益。只要是酒,饮用的原则就是:能不喝就不喝!
一杯(200毫升)红葡萄酒中的白藜芦醇仅为0.3-0.6毫克,而白藜芦醇的“有效”摄入量是每夭4毫克。要获得4毫克的白藜芦醇就得大量饮用红酒,但是别忘了,红酒中还含有约12%的酒精,酒精摄入过多对肝脏和其他器官的伤害与白酒啤酒等酒类是一样的。
中国居民膳食指南中建议:以酒精量计算,成年男性一天的最大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25克,相当于250毫升红酒;成年女性一天的最大饮酒的酒精量不超过15克,相当于150毫升红酒。
总之,不管是红酒还是白酒,喝越少越好,最好不喝。但是如果有应酬不得不喝那么少喝些红酒还是好于其它酒类。不过要是对于那些从来都不喝酒的人来说,还不要用红酒来预防心血管疾病了,毕竟酒精对人体的伤害和白藜芦醇的益处相比,弊大于利!
作者:崇珊珊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围经期怎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围经期怎么预防心血管疾病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44649.html发布于 2024-08-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