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朋友的传染疾病预防教案,小朋友的传染疾病预防教案中班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小朋友的传染疾病预防教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小朋友的传染疾病预防教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幼儿园传染病预防知识?
①良好习惯
教育儿童养成勤洗手,饭前便后都要洗手的习惯,有效的防止细菌的滋生,从而预防因细菌引起的传染疾病。另外还要教导儿童养成:喝开水,吃熟食,修剪指甲,勤换衣服等良好的健康卫生习惯。
②环境消毒
定期对教室、卧室,以及幼儿使用的毛巾、玩具进行消毒,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消毒次数每周不低于2次,可以在每天放学时进行1到2个小时的开窗通风,使室内空气经常换新。
教育儿童养成不挑食的习惯,并且多补充鱼,肉,蛋,奶等高蛋白且营养充沛的食物,来增强体质免疫功能。多吃富含维生素的水果蔬菜也可中和体内毒素,提高抗病能力。养成早睡早起的习惯,充足的睡眠能抵消疲劳,增加免疫能力。
五年级科学上册光是怎样传播的优秀教案?
课题:光是怎样传播的
课时:1课时
教学目标:
1. 了解光是怎样传播的过程;
2. 掌握光传播的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3.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光传播实例,并能解释其原理。
教学重点:
1. 了解光的传播过程;
2. 理解光传播的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
教学难点:
1. 理解光的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的原理;
2. 发现日常生活中的光传播实例,并能解释其原理。
教学准备:
1. 课件、图片和实物: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过程的图片,镜子,玻璃等;
2. 实验器材和材料:手电筒、半透明板、平面镜。
教学过程:
Step 1:导入新课(5分钟)
通过图片或实物展示光的传播现象,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光的传播方式。
Step 2:直线传播(10分钟)
1. 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向学生展示光的直线传播,解释光从光源出发,直线传播到其他物体上的过程。
2. 引导学生总结直线传播的特点:光传播的路径是直线,不受物体形状和大小的影响。
Step 3:反射传播(15分钟)
1. 通过图片或实物示范,向学生展示光的反射传播,解释光从光源出发,碰到物体后被反射的过程。
2. 结合实际示例,如光线在镜子上的反射,引导学生观察和思考,了解光线从光源出发,反射到眼睛形成视觉的过程。
3. 引导学生总结反射传播的特点:光传播的路径会改变,根据不同物体的形状和表面特性发生反射。
Step 4:实验探究(15分钟)
1. 在课堂上进行实验,如让学生用手电筒照射在半透明板上,观察光线传播的路径,并记录实验结果。
2. 让学生用平面镜观察自己的面部特征,并思考镜子的原理。
3. 引导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巩固对光直线传播和反射传播的理解。
Step 5:小结(5分钟)
回顾本节课的内容,总结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并鼓励学生找到日常生活中的光传播实例,进一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Step 6:作业布置(5分钟)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观察并记录光的传播实例,并写出实例发生的原理和过程。
教学反思:
本节课通过图片、实物和实验等形式,生动形象地展示了光的传播方式和特点,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加深了对光传播原理的理解。通过实验探究,学生能亲身体验和感受光的传播过程,进一步加深了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同时,通过布置作业,激发了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应用能力。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小朋友的传染疾病预防教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小朋友的传染疾病预防教案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44417.html发布于 2024-0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