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糖尿病四季养生保健方案,糖尿病四季养生保健方案怎么写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糖尿病四季养生保健方案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糖尿病四季养生保健方案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的护理措施
糖尿病足是由于糖尿病所致血管和(或)神经病变引起的下肢异常改变的总称。糖尿病足一般预后较差,所以应加强对糖尿病患者足部护理的健康指导,具体的护理措施如下:
生活护理:建议患者每日用温水洗脚,水温不超过37℃,应使用中性香皂清洗,不建议泡脚。洗脚后使用吸水性强的毛巾擦干。糖尿病患者不要赤足行走,要坚持穿棉袜和鞋。冬季应注意保暖,但不要用电热毯、热水袋,以免烫伤。吸烟会加速大血管及微血管的病变,出现足部病变的糖尿病患者要严格戒烟,以免病情加速发展。
病情观察:注意观察下肢,尤其是足部肤色、温度、足背动脉搏动情况、弹性等;是否出现胼胝、鸡眼、趾甲内陷、皲裂、水疱、破溃等足部问题。一旦出现任何足部问题应及时到医院就诊。
健康宣教:指导患者学会正确修剪趾甲的方法,应该平剪,不宜剪得过短,以免损伤甲沟,引起感染。
本内容由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朝阳医院 内分泌科 主任医师 宁志伟审核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糖尿病足患者如何自我护理?
医生应该给说的啊,可能是糖友忘记了。下面我就说说糖尿病足的自我护理。
在冬季寒冷气候下,若保护不当,糖尿病人脚部极易出现冻伤、烫伤、破损等损伤,导致糖尿病足发生或病情加重。糖尿病足的个人护理要做好以下几点。
一、保持足部温暖
由于血液循环障碍,糖尿病足患者足部温度要比健康人低。糖尿病患者应穿柔软宽松的棉质袜子和柔软舒适的运动鞋,避免足部受凉、受挤压。
二、检查足部异常
患有糖尿病足的朋友宜穿浅色纯棉袜子,方便及时发现足部变化。每日应在洗脚后仔细检查双足皮肤尤其是趾间、足底等部位,是否有皮肤皲裂、水泡、割伤、红肿、变色、鸡眼、胼胝等;足背动脉搏动及足部皮肤感觉是否正常。
三、适度运动
糖尿病足患者可进行提脚跟、抬脚尖、弯腰、坐椅运动、抗衡运动等来促进下肢血液循环、改善足部营养状况。但过大的运动量会造成或加剧足部损伤,所以应避免长途跋涉。
你好,出现糖尿病足后应该这样护理双足:
1、注意检查双脚,如果出现感染或久染不治的症状,应及时就诊,进行专业的处理,另外,下肢出现水疱、割伤、发红、变硬等症状,要尽早就医。
2、重视足部保养
- 不要穿太硬的鞋子或者是太挤脚的鞋子,应该以宽松舒适为主,尽量选择棉布袜,袜边不要太紧。
- 禁止用比较烫的热水(高于37度摄氏度)去泡脚,低糖尿病足的人群感知能力比较差,用热水烫脚容易烫伤。
- 洗完脚后,要用干毛巾轻轻擦干,包括脚趾缝,切勿用粗毛巾摩擦。
- 不去足疗店或者是自行修脚,非常容易把脚趾甲剪坏造成二次感染或者是二次破溃;
- 如果有破溃,一定要保证破溃处的干燥清洁,保证每日清疮换药。预防进一步感染的发生。
- 注意足部保暖,寒冷时忌用热水袋、暖水壶或电热毯保温,以免足部烫伤。
总的来说,患有糖尿病病足的人,首先应该控制好血糖,其次,做好足部的护理工作,只要用心爱护自己的足部,相信糖尿病足会远离你!祝早日康复!
不懂得自我监控,对糖尿病的危害太可怕了。如果你得了糖尿病只是依靠医院你就错了,再好的医生,再好的治疗手法都不如自我的监控,控制好自己的生活习惯以及饮食的节奏,对你的糖尿病的治疗起到非常大的帮助作用。
首先就要了解自己体重的变化。
【1】控制体重在正常范围内:体重公斤数除以身高数的平方,控制在24以下。看起来是非常绕嘴的,确切的说。自己的体重控制在正常范围之内,那何为正常范围呢,BMI的得数要在24以下。
【2】定制个性化饮食方案,限制摄入高能量食物,禁止含糖饮料,多吃植物性食物。
每天的饮食尤为重要,我们要根据自己的病情来调整自己摄入食物的种类,从你得了糖尿病的那天起就不再是想吃什么就能吃什么了,我们要控制热量的摄入,减少对胰岛负担。
【3】限制饮酒
关于糖尿病不能喝酒的问题,各大医疗机构和杂志已经提及过多次。喝酒对糖尿病人的危害就是低血糖,因为酒精可以抑制肝糖原的分解,如果体内的血糖值本来就不高,就会导致体内的肝糖原无法分解为血糖,如果再没有补充食物的情况下,低血糖是一定会发生的。
【4】每天食盐量少于六克、如果你得了高血压,那就更要严格控制食盐的摄入量。
少摄入食盐对你的血糖的控制以及血压的控制是非常有帮助的,大家一定谨记这一点。
【5】妊娠期糖尿病,要注意补充[_a***_],防止新生儿且缺陷。
春秋糖尿病患者要注意什么?
1、春季要注意保暖,很多人由于冬季穿衣厚,春天一来,就着急脱掉棉衣,换上淡薄的单衣。但是春季气候不稳定,忽冷忽热问题常有出现,糖尿病患者身体抵抗力弱,在遇到突然降温的时候,容易发生感冒。因此糖尿病患者春季不要着急脱掉棉衣,要做好预防春季感冒工作。
2、秋季是由夏转冬的过渡季节,此时人体肌表亦处于疏泄和致密交替之际,此时若能适当接受一些冷空气的***,不但有利于肌表之致密,还能增强人的应激和耐寒能力,有利于避免许多疾病的发生。所以,糖尿病患者在秋季不要着急换上棉衣,适当接受冷空气***,有助于提高身体抵抗力。
3、秋季天气干燥,很多糖尿病患者会出现皮肤干燥和瘙痒问题,所以在秋季要做好皮肤保湿工作,如洗手、洗脚后要涂抹保湿乳液,尤其是脚后跟,如果发生干裂,可能会导致感染,造成糖尿病足。
4、春季万物复苏,很多糖尿病患者感受到春天的气息,会增加体育活动。如果糖友在冬季运动量较少,在刚开始增加运动量时,一定要注意安全,循序渐进。运动之前,先活动下筋骨,如抻腿,活动肩颈等。
5、糖友春季郊游要注意安全,如果远行,一定要做好充足的准备工作,如携带好降糖药物、试纸、血糖仪、糖果等用品,而且需要有人陪同,尽量不要一个人单独旅行。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春季和秋季是过渡季节
共同特点是气候变化无常。对于糖尿病患者,尤其是兼有心血管疾病者来说,春秋两季需要特别呵护。
春季多风、常有倒春寒
气温起伏剧烈,大地虽已回暖,但仍有阴寒。此时不宜过早脱去冬装,以免衣着单薄、受风寒邪气的侵袭而感冒,或出现高血压及心脑血管急症。春季在饮食上应多吃些清肝降火的食物,绿叶蔬菜、茶饮等是最佳选择,降压、降脂降糖的效果都很好。
秋季多燥,天气转凉,温差较大,此时应及时添加衣物,而不要一味地“秋冻”,以避免诱发心血管疾病。此外,秋季人体的热量需求增加,进食量也变大,血糖容易控制不稳,因此,注意合理安排饮食显得格外重要。秋季是大量瓜果丰收之时,多吃些清凉润燥的食物,如梨、荸荠、萝卜、***等,有助于缓解口干、口渴、烦躁、失眠等症状。
春秋季节温度适中,大地多彩,让人心情愉悦,是外出郊游、锻炼的最佳时机。但不论是游玩还是运动,都应避开较为寒冷的清晨和夜晚,注意躲避风寒邪气。
冬季糖尿病友的血糖控制标准是多少,糖友如何稳定血糖?
谢邀
血糖的标准
对于血糖的标准,相信各位糖尿病患者也很清楚了,诊断也不难,空腹血糖大于或等于7.0毫摩尔/升,和/或餐后两小时血糖大于或等于11.1毫摩尔/升即可确诊。
而对于一段时间内的血糖情况,我们则可以通过检查糖基化血红蛋白( HbA1c)来观测结果。HbA1c水平稳定,可反映取血前2个月的平均血糖水平。是判断血糖控制状态最有价值的指标。
糖尿病和四季的关系
一年四季由于温度的关系,对于高血压患者来说,的确有影响。但是影响糖尿病的主要因素为胰岛素分泌,那影响胰岛素分泌的主要因素是饮食、运动和药物,所以四季对于糖尿病人的血糖影响并不大。
如何通过饮食来调节血糖
首先我们要认识到,糖尿病就好像一顶“帽子”,一旦带上,是拿不下来的。那要更好的控制血糖,可以通过饮食、运动和药物。
饮食习惯是控制血糖的基础。通常糖尿病患者建议通过“干湿分离”的方法去进食,尽量不要把干的和湿的一起吃。比如早餐吃牛奶和馒头,那我们可以先吃馒头在喝牛奶,中间间隔十分钟。吃饭喝汤时,尽量吃饭不喝汤,喝汤不吃饭。而白粥、烂面等等稀糊饮食并不适合糖尿病患者。
其二,我们尽量保证吃饭时间在20分钟一顿饭左右,不建议吃饭过快。用餐速度过快不容易产生饱腹感,更容易影响血糖。
其三,对于空腹血糖小于8,餐后血糖小于10点患者,可以进食低Gi水果(如猕猴桃,小苹果,小橘子),每次不要超过200g,于两餐之间食用,不建议餐后立刻进食水果。而对于年纪稍大的患者血糖越发不稳定,不能用此数值去衡量,选择自己血糖稳定时,可以进食水果。
糖尿病患者的控糖目标根据年龄、病程、有无并发症等情况因人而异,具体如下:
1、中青年、病程较短、没有明显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尿病患者控糖目标是:空腹血糖在4.4~6.1mmol/L之间,餐后血糖<8.0mmol/L,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如果是胰岛素治疗的患者,HbA1c可以放宽至<7.0%。
2、如果病情较轻,通过饮食、运动、口服降糖药等可以将血糖控制达标,并且不发生低血糖者,尽量将血糖控制在正常范围。
3、70岁以上的老年糖尿病患者控糖目标:空腹血糖在6.0~7.0mmol/L之间,餐后2小时在8.0~10.0mmol/L之间,HbA1c在6.5%~7.0%之间。
4、合并有严重并发症的糖尿病患者,如合并心脑血管疾病,或经常发生低血糖者,控糖目标可以适当放宽:空腹血糖在7.0~9.0mmol/L之间,餐后血糖在8.0~11.0mmol/L之间,HbAlc在7.0%~7.5%之间。之所以放宽控糖目标,是为了防止低血糖带来的危害,同时又要控制高血糖,预防并发症。
糖尿病患者稳定血糖的措施有:
1、在医生指导下,制定个性化控糖目标及个性化血糖监测方案。遵医嘱按时服用降糖药物,定期监测血糖,作为医生调整治疗方案的依据。
2、控制饮食,少吃或不吃糖果、蛋糕、饮料等甜食,限制油炸食品、肥肉、加工肉类、熏烤类食物等高脂肪的食物。进餐时注意细嚼慢咽,少量多餐。
3、坚持体育运动,如快走、游泳、骑自行车、慢跑、瑜伽、羽毛球、太极拳等,每天运动30分钟,一周运动5天。
4、注意休息,劳逸结合,少熬夜,保持平和的心态。
冬季与夏季相比,由于人体不出汗,运动量小,水也喝的少故而血糖值会高出2至3个摩尔,不必紧张,更不能过度加大药剂量导至低血糖发生。只要没有并发症,空腹8左右,餐后11左右都属正常现象。糖人长期用药将血糖值强制控制在健康人一个标准线上未必是件好事?别忘了”是药三分毒“!以上是本人自身经历,绝非道听途说”***充大公鸡“哟!
不同人群血糖控制标准是不一样的。下面我给大家总结一下:
年龄<60岁,且无并发症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6.1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7.8以下。
年龄≥60岁,空腹血糖控制在7.0左右即可,餐后血糖控制在10.0左右即可。
有严重并发症,如果严重心脏病、肾病、反复低血糖的患者,空腹血糖控制在7.0以下,餐后血糖控制在10.0以下。
最后说一句,宁高勿低,一次低血糖对身体的打击远比高血糖严重的多。
轻度糖尿病患者是早上运动好还是晚饭后运动好?
从四季养生角度来讲,春天为生,夏天为长,秋天为收,冬天为藏。因此我们运动也要遵循以上规律,春天,夏天为生长阶段,多吃多运动,秋冬季节为收藏阶段,少运动。一天也是分四季的的,也要按照四季运动方法来做。早上5-7点为大肠经主导,7-9点为胃经主导,9-11点为脾经主导。因此我们一定要7点之前起床,7-9点吃饭,一定要吃饱,吃饭后30分钟可以做一些运动。晚上晚饭一定要少吃,一般为静运动为好,不要做任何剧烈运动。糖尿病患者更是要遵循以上规律,病情才能得到控制,糖尿病才可以完全自愈。
目前来说,并没有明确的标准判断什么情况属于轻度糖尿病,这里就暂定轻度糖尿病为不存在并发症,血糖不高于16.7mmol/L,没有急性并发症的风险。对于所有糖尿病患者来说,餐后运动的好处都要多于早晨空腹运动。
早餐空腹运动的弊端:
早晨空腹运动对于糖友来说,容易诱发低血糖症状,因为经过一夜的睡眠,人体没有进食任何食物,这时候如果运动量较大的话,很容易出现低血糖反应。另外一点,运动会消耗能量,导致机体饥饿感,从而导致早餐进食过多,引起餐后血糖升高,不利于血糖控制。
很多糖友喜欢早晨运动,认为早上空气清新,实际上早晨的空气含氧量并不高,因为植物在夜晚并不进行光合作用产生氧气,反而会和人一样利用掉氧气;另一方面,白天上扬到空气中的细微尘土经过一夜的沉淀,会落于地面,容易被人体吸进体内。
对于一些患有心血管系统疾病的老年人,早起去运动,身体各关节肌肉尚未舒展开来,容易造成运动损伤;如果是在秋冬季节,造成气温较低,容易诱发心脑疾病。
晚餐后运动好处:晚餐后运动不仅避免了低血糖的风险,而且可以有效的降低餐后血糖高峰,有利于血糖控制。另外,如果运动过程中有出汗的话,正好可以在睡前洗澡,减少汗液在身上附着的时间。
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对于要坐公交去公园运动的老年人,选择晚餐后运动,不会赶上上班高峰与年轻人一起挤公交哈!
糖人健康网,一个有温度的控糖平台,欢迎关注,有问必答!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糖尿病四季养生保健方案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糖尿病四季养生保健方案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39114.html发布于 2024-0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