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前脚底板康复治疗,脚底康复训练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前脚底板康复治疗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前脚底板康复治疗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前交叉韧带重建,怎样进行自我康复锻炼?
前交叉韧带损伤后,3分靠手术,7分靠康复。良好的科学的康复能让你很快就能恢复正常生活甚至运动,目前国内的康复认知还是不是很多,停留在休养的阶段。题主能自我康复,意识非常好的!那么如何进行呢?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第一阶段术后0-4周:这就要促进膝关节的活动度了,特别是伸直的活动度,一定要达到0度,否则以后走路一瘸一拐;很多人只在乎屈曲角度,但是屈曲角度4周能恢复到90度就可以了,不能太激进,否则总是肿胀。伸直很简单,就是在家腘窝下放一个毛巾,绷大腿压毛巾将膝盖伸直,既能锻炼伸直,又能***股四头肌;第二就是***股四头肌,不能出现股四头肌迟滞现象,因此要在压毛巾的基础上做直腿抬高,一定是抬起来的时候脚后跟先离开床面,然后是膝盖,抬高到30度就可以了;
其次落下时,一定是腘窝先落下来,然后是脚后跟!每天可以做几十次。还有踝泵,将脚搭起来做屈伸运动即可,500个-1000个每天,可以促进肿胀消除,预防血栓。第三就是髌骨活动度,促进髌骨的活动,减少粘连,每天做100次;第四是屈曲角度,这就很简单了,在床上脚后跟滑床,或者让家人帮忙掰腿,每次2分钟,3次,没早晚各一次,注意的是压腿和勾腿要至少分开2小时练习。第五就是负重,带上支具保护下部分负重,从20%的体重开始,每周加10%即可,踩着秤,支撑1分钟充分感受,每天5次。所有锻炼做完了一定要冰敷10分钟。其他锻炼如上肢、心肺、腹肌、臀肌锻炼都应该进行!在这个阶段,一定不能做的是主动踢腿!
屈腿练习:
如果本文对您有所帮助,烦请文末点赞,并关注公众号!
您的点赞和关注是我坚持科普的动力!
一、早期(手术0~7天)
1、手术当天
(1)踝泵运动:***消退后,开始活动足趾、踝关节。方法是用力、缓慢、全范围屈伸踝关节,5分钟/组,多组/小时。
(2)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如疼痛不明显,可行大腿前方肌肉绷劲及放松练习。
2、术后第1天
(1)踝泵运动:尽可能多做。
(2)股四头肌等长练习:大腿前方肌肉绷劲及放松练习,在不增加疼痛的前提下多做(大于500次/日)。
(3)腘绳肌等长练习:患肢膝关节下方垫上枕头,使大腿后侧肌肉绷劲及放松以用力下压枕头,尽可能多做,大于500次/日。
脚扭伤做哪些康复练习比较好?
您好!请关注我“运动骨科高志医生”!在日常生活中,人们经常由于种种原因发生脚扭伤(俗称“崴脚”)。主要是因为踝关节的结构特点决定的,踝关节并不是很稳定,是在脚面绷直的姿态下,尤其容易发生损伤。脚扭伤做康复练习,主要是恢复损伤部位的运动能力,提升脚踝关节稳定性,防止脚踝再次扭伤乃至习惯性扭伤,并且提升脚踝爆发力量。那脚扭伤做哪些康复练习呢?下面为您简单介绍,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在进行脚踝康复性训练之前,请确保自己脚踝扭伤已经基本恢复,即已经可以正常行走,不大幅弯曲不会疼痛,方可进行力量性训练。
1、脚踝扭转
移动脚踝完成整个范围内的运动(上下,前后,绕环),整个过程中保证腿部不动,只移动脚踝,可以想象在写字。
2、跟腱拉伸
面向墙壁站立,健肢在前,稍屈膝,患肢在后,保持伸直,保持两足跟放平不离开地面,髋部向前用力朝向墙面,保持这样的拉伸30秒然后放松30秒,然后重复练习。
3、平衡练习
站在 平衡软踏上,腿伸直,挺胸抬头,重心尽量往上提,用一条腿的力量控制身体平衡,每次 3-5 分钟,休息 30 秒,共做 2-3 次每组,1-2 组每天。如果力量尚不能保证安全,可以在身旁寻求他人或扶手保护。
4、弹力带训练
利用脚踝训练带,做脚踝的抗组力运动,增强其周围前群、后群、外侧肌群,有效增强关节稳定性。主要有:抗阻踝外翻、抗阻足内翻、抗阻勾脚、 抗阻绷脚等。
急性期:受伤后的2-3天内,若肿胀疼痛发热,则处在急性期。这个阶段禁忌热敷、使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和长时间按摩!否则会加重症状!正确的做法是:PRICE原则。即保护,休息,冰敷,抬高和固定。目的就是为了尽可能抑制肿胀,减轻疼痛,减少对慢性期的功能障碍。所以扭脚后2-3天,不要在使用脚腕了,要每2小时冰敷10分钟;并用绷带向心加压、抬高以促进肿胀不要太大!但是身体其他部位可以运动。
慢性期:等肿胀、发热、疼痛减轻或消失后,要做踝关节灵活度、肌力和平衡练习。
早期应该进行主动活动练习,为的是促进血液循环以便消肿(此时可以用活血化瘀的药物),可以缓慢的做踝关节各个方向的活动,勾脚、绷脚、内外翻、画圈等,注意不要引起疼痛,每天20次,3组。若运动完感觉又肿胀发热了,就冰敷10分钟。
脚扭伤,俗称崴脚了,在我们日常生活、运动,或者女孩子穿高跟鞋走路时都很有可能发生崴脚的情况。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崴脚"这个事儿,看看崴脚后该怎么应对,做哪些康复锻炼才能增强脚踝力量不崴脚。
刚崴脚后的72小时,是崴脚的急性期,这期间我们的处理需要遵循POLICE原则:保护(Protest)、适当负重(Optimal Loading)、冰敷(Ice)、加压包扎(Compression)、抬高患肢(Elevation)。
这期间我们处理的重点为优先处理水肿瘀青,因为水肿不消,局部血液循环就会受到阻碍,韧带也难以复原,冰敷可减少血液往脚踝灌流,有助于消肿。在保护患处之余,也要进行脚踝运动,帮助静脉血液回流,消水肿。
当急性期度过,疼痛肿胀会逐渐消退,很多人认为崴脚已经好了,然而事情往往没有那么简单!很多人由于忽视了崴脚后的康复锻炼,造成病情进展为慢性踝关节不稳。
脚底长鸡眼怎么去除根?
大部分的鸡眼是由于脚底皮肤的挤压和摩擦造成的角质层异常引起的。如果鸡眼霜效果不是很好,建议通过手术切除鸡眼,必须彻底切除鸡眼根部。很少有人能用玉米胶完全治愈。不建议使用。如果你使用激光,有时不能一次完全切除,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手术切除皮肤。恢复过程大约需要两周。我们需要及时更换敷料和脱线
脚底长鸡眼怎么去除根?
大部分的鸡眼是由于脚底皮肤的挤压和摩擦造成的角质层异常引起的。如果鸡眼霜效果不是很好,建议通过手术切除鸡眼,必须彻底切除鸡眼根部。很少有人能用玉米胶完全治愈。不建议使用。如果你使用激光,有时不能一次完全切除,最简单、最有效的方法就是通过手术切除皮肤。恢复过程大约需要两周。我们需要及时更换敷料和脱线
跑步前脚掌着地磨的前脚掌不舒服是正常的吗?
谢谢邀请。首先前脚掌着地,感觉磨的不舒服,估计这个问题也困扰了不少跑步的人,既然感觉到不舒服,那肯定不正常。根据个人的经验,很有可能是足底筋膜炎,个人分析认为大概有两方面原因:1、跑步着地方法不对,也就是前脚掌着地技术不过关;2、小腿肌肉群、脚踝、足弓等部位力量不够。下面我们详细分析一下两种落地方法的不同之处:
前脚掌落地和后脚掌落地是跑步的两种落地技术, 各有各的利弊, 日本方面的跑步资料提倡后脚掌落地。从目前比较流行的角度来说 ,认为后脚掌落地不利于缓震,支持前脚掌的较多。
一、前脚掌落地可以缓解地面对膝关节、髋关节的冲击, 快速的短跑都是***用前脚掌落地, 但是这种落地方式 对小腿肌肉群、 脚踝足弓等部位要求比较高,需要做专门的训练。 对于普通爱好者来说贸然尝试,不注意方式方法很可能导致足底筋膜炎和胫骨骨膜炎 。很多人会练出踮着脚尖跑的错误姿势。
二、后脚掌落地的跑法目前争议较多, 但这并不意味着这种跑法毫无可取之处。 一般认为, 在技术动作不正确的情况下, 就像用脚后跟持续进行跳跃 ,膝盖和髋关节会承受较大的冲击,非常容易受伤。 但是 如果能够正确掌握 后脚掌过渡到前脚掌的技术就能化解大部分冲击力 。[_a***_]很多跑鞋都是后跟厚度大于前掌,后跟着地过度到前脚掌就成了最舒服的一种姿势, 所以普通跑者脚跟落地还是非常常见的。
没有十全十美的落地技术, 每一种技术都有自己的优缺点 ,马拉松比赛中的专业马拉松运动员,大多是***用前脚掌落地后迅速切换全角掌的混合跑法 ,而普通跑步爱好者一般都是后脚跟着地,或后脚跟着地过渡到前脚掌的跑法。
对于普通跑步爱好者来说, 不必过分在意自己是哪种落地方式, 每个人都有自己感到最舒服的跑姿。无论哪种跑法 ,关键是落地要轻缓, 而不是重重的砸向地面 ,有的人跑步的时候落地声音很重, 那就要注意了, 长此以往很容易受伤。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前脚底板康复治疗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前脚底板康复治疗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33492.html发布于 2024-06-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