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基地,岐黄故里周祖圣地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基地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3个相关介绍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基地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周祖文化的内涵?
周祖文化景区借助庆城东山周祖遗陵以及周先祖教民稼穑、陶复陶穴、畜牧蚕桑、和戎睦邻、修其训典、筑城拓边六大功绩,先后建周祖大殿、周王殿、八卦亭、肇州圣祖牌坊、碑亭、观音殿、天官殿等景观。岐伯圣景区借助中医鼻祖岐伯降生庆城青龙咀的传说故事及药王古洞遗址,先后建成山门、岐伯大殿、拜师亭、论医亭、十大名医祠、文墨荟萃园和长寿鸿福台等景观。
孝道文化景区借助于周朝先祖鞠陶结庐守孝的中华传统美德,主要打造了二十四孝馆,邑孝馆、忤逆馆,共雕塑各种故事情节50组,刻画各种人物150多人。
黄帝内经千家碑林景区借助黄帝拜师岐伯于古庸州庆城的历史考证,先后建成周祖陵山石碑坊、岐伯广场、日月广场、前言碑、济世阁、鹿鹤亭、风车庄园、红十字庄园;邀请了全国书协理事以上一千多名知名书法家分段书写了《黄帝内经》1088篇并镌刻成碑,通过碑林的形式,让人们进一步了解《黄帝内经》和岐黄文化,在全国实现了三个唯一:也就是以《黄帝内经》为内容来修建碑林在全国是唯一的;以千名著名的书法家和中医学家来书写《黄帝内经》在全国是唯一的;以专业碑林的形式来展示岐黄文化在全国更是唯一的。
周祖陵山的历史资料?
周祖陵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城东山,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因山顶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bu zhu)陵而得名。据史料记载:周人先祖不窋失农官之后,西徙定居今之庆阳庆城一带,从事农业耕作,在陇东庆阳一带创建了华夏文明的农耕文化。成为有确切历史记载的第一个周人首领,由于他功绩卓著,死后人们把他葬于此山,气势磅礴,河水环绕,自古历代帝王均往此地祭奠,成为周朝第一个明确记载的首领。
周祖陵(5张)
周祖陵历史悠久,钟灵毓秀,自古为游览胜地。首先从凤城过大桥,到周祖陵山下,经过茂密的林带和蜿蜓崎岖的简易公路可达停车场,停车场上面的建筑群用822个石台阶连接在一起。山顶周祖文化区,总体布局严谨规范,错落有致。
以周祖大殿、周王殿、肇周圣祖牌坊、姜嫄殿、后稷殿、碑亭、八卦亭、鉴亭、栖凤亭以及钟鼓楼为主的周祖文化景区。农耕文化体验园景区。周祖农耕文化体验园在建设上主要突出了五谷、五果、五菜、五花、五药为主的五福临门,以田间小道、循环利用的潺潺流水,以因地制宜的树种大全,以多彩多姿的陇东民俗,以体验享乐的农家乐园五大特色。现已建成了主干道路、盘旋路、祭坛、祭祀广场、二十四节气柱、岐黄中医博物馆、作坊街、展览馆、风情广场等主要建筑,已成为集祭祀、体验、感受、观光、***于一体的旅游景区。
甘肃庆城的旅游景点?
1、药王洞养生小镇 4A景区
药王洞养生小镇位于庆城县庆城镇药王洞村,与周祖陵景区相连,规划南北长3.2公里,占地1270亩。主要包括庆州府衙、动物园、创客文化、民俗小吃、石佛崖、婚庆基地和知青点、儿童乐园七大片区。截至目前已建成民俗小吃街、儿童乐园、万佛崖、知青点、等景观工程,动物园、创客文化区等建设项目正在有序推进。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拓展延伸周祖农耕文化、岐黄中医文化两大品牌产业链条,实现城郊村改造与棚户区改造、乡村旅游发展、精准扶贫相融合的新型发展目标,必将成为庆城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一张靓丽的名片。
地址: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柔远河东侧
2、周祖陵景区 4A景区国家森林公园
周祖陵国家森林公园,位于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因山顶有一座著名的墓冢―周先祖不窋陵而得名,是一个融人文历史、自然景观为一体的观光胜地。公园历史悠久,分为岐黄文化景区、周祖农耕文化景区、庆阳农耕文化体验园景区、孝道文化景区四大景区,园内钟灵翰秀,总体布局严谨规范,错落有致,每当胜春新夏,杏嵌芳蕊而柳叶青烟,花香袭人林韵醉客。
地址: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
3、岐伯故里(庆阳市)
岐伯故里,是指中医鼻祖岐伯的故乡。由于岐伯是上古人物,他的故乡现址至今已有多种说法,主要的有三说:陕西宝鸡岐山县,甘肃庆阳庆城县,四川绵阳盐亭县。从各种典籍看,有说岐伯是黄帝之师的,有说岐伯是黄帝之友的,也有说岐伯是黄帝之臣的。由此可见问题的复杂性。所以岐伯故里的说法存在多种说法,也就不足为奇。2002年4月26日,世界传统医学联盟***吴奇来岐山考察之后,认定岐山就是“岐伯故里”,并挥毫写下了这四个大字,刻于石碑。根据调研史证,2007年9月,陕西学者正式注册了“岐伯故里”域名。
地址:甘肃省庆阳市庆城县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基地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岐黄周祖医食养生保健基地的3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13677.html发布于 2024-03-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