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疾病的预防,眼科疾病的预防知识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眼科疾病的预防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2个相关介绍眼科疾病的预防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视力多少才能算正常?
可以先对照一下下面这张图片,可以看到5岁以后视力就应该达到1.0了,之后的视力都应该在1.0,这也是衡量视力好坏的分界线,若五岁后视力低于1.0就应该去检查一了。
视力多少算正常?
视力是逐渐发育的,不同年龄的正常视力是不同的。
婴幼儿阶段不能配合检查视力表,可通过屈光筛查大致判断视力发育情况。3岁以后的儿童基本可以检查视力表了,3岁正常视力基本为0.5~0.6,4岁可达0.6~0.8,5岁时大部分儿童可达正常视力1.0。5岁以上裸眼视力或矫正视力看到国际标准视力表的1.0、中国标准对数视力表5.0,就是正常视力。
视力是指眼能分辨物体两点间最小距离的能力,亦即眼对物体细微结构的分辨能力。查视力时须两眼分别进行,可用手掌或小板遮盖一眼,但不要压迫眼球。视力表需有充足的光线照明。国际标准视力表远视力检查初始距离为5米,近视力检查为30厘米。18岁以内的儿童或青少年若裸眼视力不能达到同年龄的标准视力就需要进行眼科检查及散瞳验光,排除眼部疾病,若由近视、远视、散光等屈光不正,需要及时配镜矫正视力,以免发生弱视。
点这里,查看医生回答详情
通常所说的视力几点几,是对数视力,指眼睛的最小可分辨视力,基于各种清晰度所分成的数个档次。
按现在新的5分记录标准,裸眼视力达到5.0以上,就属于正常视力。相当于旧标准的1.0。最佳视力5.2,即旧标准的1.5;0.6,对照5分记录是4.8,属于轻中度视力不良。
不过,1.0以上的视力,也不能完全说明人的视力一定正常。
单用对数实力表示,其实只强调了近视程度,并不完全准确。这其中还应包括双眼平衡视力、散光、老视、斜视、弱视、青光眼及其他视路病变。另外,还有眼睛在各种光线条件下的自我调节能力,即强光下的视力和夜视力。
还有,眼睛的屈光,分为静态屈光和动态屈光。视力检查一般只针对静态屈光。
也就是说,只有中心视力或周围视力清晰,其他视路不清晰,或双眼视力平衡差距过大,及某些眼疾等情况,虽然在视力检查中或许可以得到良好的评价,但在医学上,全都属于视力不良。
如北方地区很多人因环境影响的迎风流泪,全国大部分地方很多人因经常戴有色眼睛引起的眼睛对光线的自我调节能力差,因环境和其他因素导致的绝大多数人动态视力较差,以及其他种种情况,就算在视力检查时,成绩可以达到5.0以上,但并不等于视力良好。
因此,基本上可以理解为,只有静态视力1.0以上,无视色异常,中心、周边、夜视力及用眼卫生都良好的情况,才可真正称为视力良好。
标准视力很多人都以为只要视力能达到1.0以上就算是正常了。实际上,1.0的视力只能说明人的部分视力正常。严格地说,视力正常的标准还包括以下内容:1. 中心视力:即人们通常查看视力表所确定的视力,包括远视力(在5米以外看视力表)和近视力(在30厘米处看视力表)。远视患者的表现是远视力比近视力好;近视患者则相反。散光患者的远视力和近视力均不好。当远近视力达到0.9以上时,才能说明其中心视力正常。2. 周围视力:当眼睛注视某一目标时,非注视区所能见得到的范围是大还是小,这就叫周围视力,也即人们常说的“眼余光”。一般来说,正常人的周围视力范围相当大,两侧达90度,上方为60度,下方为75度。近视、夜盲患者的周围视力比较差,一些眼底病也可致周围视力丧失。3. 立体视力:立体视力是一类最高级的视力,即在两眼中心视力正常的基础上,通过大脑两半球的调和,使自己感觉到空间各物体之间的距离关系。有些人中心视力正常,但立体视力却异常,这在医学上称之为立体盲。虽然我们通常只是检查中心视力,但在医学上,只有当中心视力、周围视力和立体视力都符合生理要求时,才能算作视力正常。视力异常
- 近视看近物清楚,看远物模糊,专业定义为“远处物体经眼球折光后聚焦于视网膜前,而不是在视网膜上形成清晰的物像”。近视是中国儿童最常见的眼疾,而大陆高度近视的比率更是比其他国家和地区的儿童高出很多,伴随着高度近视所衍生的许多眼疾,正威胁着许多儿童的视力及眼睛健康。
- 远视近处物体经眼球折光后聚焦于视网膜后,而在视网膜上形成模糊的物像。因此,远视眼患者看远看近均不清楚。婴幼儿的近视眼很少,90%以上的学龄前儿童是远视,其中绝大多数是生理性的,是眼正常发育的表现。有20%~25%的远视是病理性的,它是导致儿童视力低常及眼发育不良的主要原因。
- 弱视弱视是一种严重影响视觉功能的疾病,指那些眼球无明显器质***变而远近视力均低于0.8,且不能轿正者。据统计,弱视患者已超过1500万人,成为大家需迫切关注的社会问题。
小宝宝刚生出来的时候眼球小,是远视眼状态。随着年龄增长,眼球发育变大,在6岁左右时接近正常成年人大小,成为正视眼(既不远视也不近视,视力应当为1.0)。偶尔有的小朋友在6岁的时候视力接近但还没有到达1.0,也是正常的。随着孩子开始上学读书,近距离阅读的时间增加,有可能开始向近视的方向发展。所以,儿童的视力发育是一个变化的过程,不是一开始就能达到正常成年人的水平。
小学生有哪些方法预防近视?
第一、认真执行关于书写的规范坐姿,做到“一拳、一尺、一寸”;
第二、下课一定要走出教室,适当活动和远眺;
第三、每天在校认真做眼保健操,不要敷衍;
第四、在家学习时,最好30~40分钟左右起来走走,比如喝水、去卫生间,不但保护视力还保护颈椎;
第六、家长要确保孩子的饮食营养均衡,尽量让孩子多参加户外运动。
就这些吧~
谢邀,预防近视,保护眼睛的方法:正确的坐姿,在玩电脑的时候或是写作业看书的时候,距离最少保持一尺的距离! 平时要多老一些绿色的植物,眼睛看色彩,最舒服的颜色是绿色,眼睛看绿色可以得到放松!平时还可以选择做眼保健操,做眼保健操可以缓解眼部疲劳。
眼睛近视也有可能跟遗传有一定的关系!
尽量还是少玩手机,少看电视,让眼睛多多休息!毕竟目不转睛害处多!
预防近视眼平时可以多吃一些,肉类,鱼类,鱼肝油,胡萝卜,菠菜都是可以预防的!
平时也要注意眼部的卫生!
0-6岁是预防近视的关键期,这个时间做好预防,可减少患近视的几率。
1.多玩视觉游戏:有的视觉游戏可以***宝宝的视力发育,比如开灯关灯,拿着手电筒和宝宝玩,让他了解明暗变化。
2.颜色***:宝宝半岁之前,给他玩一些黑白对比色的玩具,***他的视觉发育,半岁之后,宝宝需要颜色更加丰富,可以试着让他认识一些色彩丰富的图形。
3.阅读姿势:培养正确的阅读姿势,不可以趴在桌子或扭着身体写字,书本和眼睛保持一尺,身体离课桌保持一拳,手离笔尖一寸。
4.多看远处,多做眼保健操:多看绿色植物、多看远处、尽量放松,多做眼保健操和眼部按摩缓解眼部疲劳。
5.少看电视:3岁之前尽量不看,三岁之后看电视时间不超过1小时,如超过一小时,户外活动增加两小时。
6.注意饮食,营养摄取均衡:叶黄素是视网膜黄斑区域的主要色素,可减少蓝光造成的氧化损害,很好地营养视细胞,多给孩子食用哈密瓜、猕猴桃、菠菜、甘蓝等。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眼科疾病的预防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眼科疾病的预防的2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12464.html发布于 2024-03-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