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cysgjj

骨骼疾病预防方法,骨骼疾病预防方法有哪些

cysgjj 2024-03-25 82
骨骼疾病预防方法,骨骼疾病预防方法有哪些摘要: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骨骼疾病预防方法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骨骼疾病预防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怎么保护关节软骨使其不被磨损?你认...

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骨骼疾病预防方法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4个相关介绍骨骼疾病预防方法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1. 怎么保护关节软骨使其不被磨损?
  2. 你认为骨伤应该用药促进骨痂愈合吗?还是别的方法?
  3. 激素类药物使用多少剂量对骨头能造成伤害?
  4. 补钙的方法有哪些?

怎么保护关节软骨使其不被磨损?

1.控制体重。体重不要过大,超出的体重会成倍的增加关节的负荷。

2.合理的运动项目,运动频率和运动强度。登山,篮球等运动对膝关节要求比较高。如果过于频繁,强度过大,即使体能不错,仍然会有磨损。

骨骼疾病预防方法,骨骼疾病预防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3.强大的力量。强大的肌肉是我们通过训练可以的到的,所以每周2到3次的力量训练可以帮助我们保护关节。

4.正确的运动模式,以膝关节为例,髌骨软骨,如果蹲的动作不对,是往前跪的模式,那对髌骨软骨的磨损要远大于正确的蹲姿。

5.完整的运动内容。这里强调的是运动前的拉伸和运动后的放松。很多人并不注意这些,但其实慢性的劳损就是这样一点点积累起来的。

骨骼疾病预防方法,骨骼疾病预防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保护关节软骨不被磨损,关键在于“磨损”这两字。

有磨损的地方就有摩擦力,而关节软骨的摩擦来自身体的各种动作,比如:走路跑步等。

但并不是身体一运动就会导致关节软骨磨损的,关节中会分泌出滑液,目的就是保护关节软骨不被磨损。

骨骼疾病预防方法,骨骼疾病预防方法有哪些
(图片来源网络,侵删)

其中滑液的主要营养成分是水和氨糖等营养成分,当身体缺乏这些成分就会是的滑液分泌不足,导致关节软骨的磨损。

一般过度的运动会加快滑液的分泌,同时加快水和氨糖的消耗使得滑液分泌不足。还有随着年龄的增长,新陈代谢能力下降,合成氨糖的能力也下降,使得滑液分泌不足。

所以保护关节软骨不被磨损,需要做好两点。

一、控制锻炼时的运动量,让氨糖营养和关节滑液与关节软骨之间达到一个均衡的状态。

二、补充额外氨糖营养,当身体合成氨糖的能力下降时,应该通过摄取外界的氨糖来维持关节之间的均衡。

当人年龄过35岁后新陈代谢的能力就下降了,可以在这段年龄开始补充健力多氨糖软骨素钙片来补充关节所需的营养,保护关节软骨和骨骼健康

你认为骨伤应该用药促进骨痂愈合吗?还是别的方法?

很高兴回答这个问题,有骨伤就应该使用药物来帮助其愈合。骨伤这个说法不是很准确,一般情况下骨伤应包括筋伤和骨折。筋伤暂不讨论,只说骨折。骨折要愈合如果有错位必须要复位,复位的方法有:1.中医手法复位,小夹板或管型石膏、石膏托、钢丝托等外固定。2.手术内固定如钢板、髓内针、螺丝钉等固定。如果骨折没有错位也需要用外固定的方法加以保护,防止错位。骨折要愈合,良好的复位是条件,有效的固定是基础,药物的使用可促进骨折的愈合。按照中医的骨折处理原则,不同时期应使用不同的药物。骨折分为三期:1.血肿肌化期:骨折出血,形成血肿,这一过程约需2一3周,此期全身反应和局部症状明显,必须辨证施治,才能提高疗效。2.骨痂形成期:由骨内、外骨膜转化成的成骨细胞在断端内、外形成骨样组织,逐步钙化而成新骨。此期急性症状基本消退,用药原则:续筋接骨,以促进骨痂生长。3.骨痂塑形期:骨折已达临床愈合,骨折断端周围的原始骨痂逐渐吸收,骨折痕迹逐渐消除。此期骨折虽然愈合但常骨疏筋萎,关节功能障碍,可据中医临床辨证,酌情使用药物治疗。 在骨折的治疗过程中,功能锻炼必不可少,功能锻炼可以促进骨折愈合还可以预防关节功能障碍,减少骨折并发症发生。功能锻炼必须在有效内、外固定的保护下、在专业医生们的指导下进行,以不痛为原则。饮食方面:饮食宜清淡,营养丰富,多食用含钙丰富食物。另外,应多晒晒太阳,有助于骨折愈合。仅供参考。

激素类药物使用多少剂量对骨头能造成伤害?

激素类药物就是指糖皮质激素,根据半衰期的长短,可以将激素类药物分为短效、中效和长效3类,代表药物分别是氢化可的松、强的松和***,激素类药物可引起骨质疏松属于继发性骨质疏松,也是该类药物最常见的不良反应之一,以骨量、骨组织减少、微结构破坏为特征,可增加骨脆性和骨折风险,常见腰、腿、背部疼痛等表现,激素对骨小梁影响较大,对松质骨的影响大于皮质骨,严重者可导致肋骨、椎体和髋部等部位骨折,一般在使用激素类药物治疗初期的3个月内骨密度下降迅速,6个月可达高峰,并可发生压缩性骨折,继续用药骨量丢失相对缓慢。

激素类药物可抑制骨细胞的活动力,减少骨中胶原的合成,促进胶原和骨基质分解,使骨盐不易沉着,骨质形成发生障碍,并可促进钙从尿中排泄,影响钙稳态,使骨盐进一步减少,引起肌肉萎缩和肌力下降,还可减少雌激素和睾酮的合成,这些都是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发病机制,此外,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危险因素主要有激素类药物使用的剂量和疗程、年龄、性别、种族等,值得庆幸的是,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是可逆的,只要停药,骨密度就可增高,骨折风险下降,但已发生的骨质疏松相关性骨折是不可逆的。

激素类药物对骨密度的影响呈剂量依赖性与时间依赖性,即激素类药物用量越大、用药时间越长,骨质流失越严重。中效激素类药物,如强的松,这类激素抗炎作用虽不是最强的,但安全性相对较高,适合长期服用,以强的松为例,对于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强的松剂量≤2.5mg/d为小剂量,2.5mg/d<强的松剂量 <7.5mg/d为中等剂量,强的松剂量≥7.5mg/d为大剂量,目前普遍认为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并无最小安全剂量,也就是说强的松的剂量越大,骨质流失越多,骨质疏松就越严重。

在用药疗程方面,激素类药物一般疗程小于3个月为短期使用,3~6个月为中短期使用,大于6个月为长期使用,长期使用激素类药物椎体骨折风险是健康人的2~5倍,使用激素类药物的最初3个月内骨密度迅速下降,6个月时达到峰值,1年后骨质可丢失 12~20%,随后骨质丢失呈平稳而缓慢的趋势,每年丢失约3%,停药后骨量可逆性恢复,但较为缓慢,如果已发生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引起骨折,骨量无法恢复正常。

防治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首先应改善生活方式,如每天进行适量负重运动、避免过度饮酒、戒烟等,可使用的药物有钙剂(碳酸钙、葡萄糖酸钙等)、维生素D(阿法骨化醇、骨化三醇等)、双膦酸盐(阿仑膦酸、唑来膦酸等)、地诺单抗、特立帕肽、雷洛昔芬,其中钙剂和维生素D是治疗激素相关性骨质疏松的基本用药。

激素素导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其主要原因是患者久服激素,且剂量偏大。据资料表明,坏死通常发生于服激素半年以上,最短的仅1个多月,最长的5-6年后方才发生。其临床症状表现,具有不同程度的髋部疼痛、压痛、跛行和活动受阻等。通过X线摄片,结合用药史,诊断起来并不很难。临床上因久服激素所致股骨头坏死并不少见。这是因为大量或长期服用激素,可导致血脂升高,脂肪沉积和变性,细胞代谢功能紊乱。尤其是增多的脂肪细胞将压迫骨细胞使股骨头内酯栓出现,这是造成股骨头坏死的主要原因。另外,激素还可使血小板大量生成,使血液黏度和凝血能力增加,促使微[_a***_]形成,微循环灌注不良,是股骨头坏死的又一重要原因。久服激素还可抑制成骨细胞活力而使骨质疏松。在这些因素的综合作用下,如服用激素时间长、剂量大,就会有少数患者可能出现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临床表现。

面对激素引起的股骨头坏死,我们应该怎么办呢?

针对激素所致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治疗,目的是降低骨髓内压力,改善血流状态。核心问题是促进微循环状态的改善和促进坏死骨的吸收与修复。目前,西医的治疗包括理疗、高压氧、骨钻减压术和介入治疗等。

糖皮质激素是治疗炎症性疾病非常有效的药物,广泛应用于各种疾病。然而,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会对骨质的结构产生不利影响,导致骨量下降,增加骨折的风险,即对骨头造成伤害。据统计,在接受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的患者中,30%-50%的患者会出现骨折反应,但由于糖皮质激素的镇痛作用,许多患者没有骨折症状。所以对于是否有骨折风险的患者需要评估和预防使用钙和维生素D等。

糖皮质激素对骨质的影响不仅取决于其剂量的高低,还和以下因素相关:属于患有骨质疏松或是骨折高风险的人群:

<span style="font-weight: bold;">1、患者的年龄,年龄大于40岁。性别:女性大于男性

2、糖皮质激素的剂量和时间决定,在一项关于个体绝对骨折概率的研究中,患者接受的强的松龙剂量大于30 mg/天(累积剂量为>5 g/年)时,椎体和股骨骨折的风险显著增加。

3、患者以前是否有骨折、跌倒和虚弱的病史。

4、目前的营养状况

5、体重减轻

6、是否有甲状腺疾病容易引起继发性骨质疏松症的可能。

7、非常高的糖皮质激素剂量

总之,糖皮质激素对骨质的影响取决于其剂量(高剂量风险大于低剂量),用药时间的长短(时间越长风险越高),患者的年龄、性别以及骨质疏松和骨质等病史相关,在必须使用糖皮质激素的前提下,要充分进行评估,是否预防性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等,对于所有服用***龙≥2.5 mg/天≥3个月的成年人,都推荐使用钙剂和维生素D来预防骨质疏松和骨折。

补钙的方法有哪些

首先先明确每日摄入的钙量。

在被哺育阶段的小朋友,不超过200-250毫克每天,青少年800-1200毫克/天,就完全可以满足了。而且4-18岁的小朋友,如果超过2000毫克每天的量,就超出可吸收的范围,吃了不仅没用,长期这样还会造成肾脏负担的。

这两个数值圈起来,要考的~~

日常食物钙含量

母乳奶粉:婴幼儿0~6个月时每天应摄入250毫克钙,母乳中的钙含量已经足够满足。

而合格奶粉的含量为670毫克/100g。所以只要吸收系统没有问题,正常的饮食就可以满足幼儿的钙含量了。

牛奶:100毫克左右,250ml一袋,就是250毫克

酸奶:100-150毫克/100g,一瓶就是375毫克左右

鸡蛋:40毫克/100g

羊肉:80-100+毫克/100g(不同部位不一样)

钙是构成人体骨骼的重要元素之一。儿童缺钙会引起X型腿、O型腿,青少年缺钙会导致明显的生长痛,而老年人缺钙则易引起骨质疏松等骨性疾病,可见钙元素在机体所起的重要作用,因此无论身居何种年龄层,钙的补充都是十分必要的。但补钙并非一味盲目进补即可,其补充也是讲究一定技巧的。

补钙妙招有哪些?

1.烹饪时加醋保钙

烹饪时适当加醋不仅能起调味作用,去除异味,使菜肴更加美味,还能促进高钙类食物中的钙质溶出。由于醋能提供酸性环境,易使食物中的钙与蛋白质结合从而被吸收。常见的糖醋鱼、糖醋排骨就是利用这一原理。烹饪时予以小火慢焖更有利于钙质的析出,可推荐***用。

2.果蔬搭配促进吸钙

水果富含丰富的维生素C,而维生素C有助于机体对钙质的吸收。因而果蔬搭配加以烹饪,更有利于钙质的吸收。生活中常见的家常菜西红柿炒鸡蛋即为果蔬搭配的经典实例。若不喜欢以水果为食材进行烹饪的人也可以选择饭后单独食用水果,石榴、柑橘等均是富含维生素C的水果,多加补充对机体补钙有很大的帮助。

3.乳制品入菜增收钙素

众所周知,牛奶富含钙质,是补钙的一大有效途径。但部分人群不喜爱饮用牛奶,还有部分人群患有乳糖不耐症,此时可***用乳制品菜肴的方法间接对机体提供钙质。餐后甜品如一些小蛋糕、小布丁也能为机体提供所需钙素,营养美味兼具。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骨骼疾病预防方法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骨骼疾病预防方法的4点解答对大家有用。

文章版权及转载声明

[免责声明]本文来源于网络,不代表本站立场,如转载内容涉及版权等问题,请联系邮箱:83115484@qq.com,我们会予以删除相关文章,保证您的权利。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nbfsw.com/post/12264.html发布于 2024-03-25

阅读
分享